我們都知道「因果定律」的存在──前因生後果,時序上通常是原因在前、結果在後;但既然說是「通常」那麼總會有「例外」,要是結果在前、原因在後呢?本週在台灣上映的青春愛情電影《共感頻率》(동감/Ditto)就狠狠的顛覆了因果定律。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共感頻率》是改編自 2000 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愛的空間》,劇情講述兩名大學生藉由一部老舊的無線電話機,意外在空中相逢相識,在逐漸交換人生夢想與愛情幻想後,發展出相知相惜的友情後,才發現彼此處在相差二十年的不同時空;不僅如此,兩人間竟有出人意料的緊密連結,關係著彼此的未來一生。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2000 年的版本是由金正權導演執導、並提供故事大綱,交給好友張鎮完成劇本。兩位主創在當年仍是初出茅蘆的新人,嘗試以不落俗套的設定、出人意表的反轉結局,在眾多愛情電影中開闢新局。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電影公司非常看重這套劇本,找來金荷娜、劉智泰、朴埇佑、河智苑、金敏珠幾乎是全明星陣容的整齊卡司。電影上映後票房極佳,且在大鐘、青龍、春史等指標影展多有斬獲。隔年還跨海賣出日本版權,翻拍成吹石一惠、齋藤工主演的《時間的香氣》(時の香り リメンバー・ミー)。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今年的新版本,是由《越過尼采,遇見你》、《告白》的導演徐恩秀執導並親自改寫劇本。演出陣容也堪稱是新一代的全明星卡司,包含主演的呂珍九、趙怡賢、羅人友、金惠奫、裴仁爀,配角群的盧才元、南敏佑、申柱協、林宥彬、朴書厚。此外,徐導還動用個人關係,請來朴河宣、劉載明特別客串。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以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共感頻率》前導預告
電影劇情從韓國大學的新學期進場,並且透過兩個不同角色各自開場──社科院新生金花紋(趙怡賢 飾)為了學期報告主題「訪問陌生人」而傷透腦筋,不得已搬出家中塵封已久的古老無線電話機漫無目的呼叫著,期盼能碰上在生活圈以外的有趣人物。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另一頭,工學院機械系大三生金龍(呂珍九 飾)則是正在煩惱著人生大事:該不該為了追尋成為作家的夢想,早早放棄學業呢?助教把引導大一學妹、號稱機學系一點紅的神祕狀元生金寒率(金惠奫 飾)的責任交給金龍,哪知竟因此讓金龍打消休學念頭──因為他對寒率一見鍾情。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這晚,得知寒率想加入無線電社團的金龍,搬出好友金恩成(裴仁爀 飾)的無線電話機想搶先惡補一番,無意間與線上的花紋聊了起來。各有所需的花紋與金龍,當即約定隔日正午在學生會館前碰面。哪知隔日金龍在烈日下苦等了一小時,花紋則是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淋成落湯雞。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其實看到這邊,再怎麼不入戲的觀眾,應該也可以察覺情況有異:金龍和花紋,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時空當中。而劉載明客串的警衛從壯年到老年的轉變,更從旁證實了這點。於是,故事就從這一刻開始,從校園愛情的青春浪漫路線,一口氣朝時空跳躍的玄奇新路線奔去。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以下內容可能透露結局,未看完全片前請謹慎閱覽
《共感頻率》正式預告
從《愛的空間》到《共感頻率》,儘管時空背景、演員卡司、到運鏡剪輯的手法等等都有許多變化,劇情上也融入新時代的文化變遷等要素;但不變的是對理想與愛情孰輕孰重的兩難抉擇,以及兩位主角得知彼此存在的交互因果後,必須面對的人生前途取捨。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舊版的人設是金荷娜在早前的 1979 年,劉智泰在未來的 2000 年;新版這邊則是將性別對調,呂珍九在已成往事的 1999 年,趙怡賢在當下的 2022 年。這個轉變雖不影響結局路線,但是雙方在對話中的處世立場以及決斷準則,則是產生了與舊版大異其趣的微妙轉變。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第二幕前半,金龍追求寒率的進度,在花紋的獻策助攻下異常順利;但花紋自己不但報告毫無進展,一直暗戀的好友榮智為了賺取生活費,一聲不吭的休了學。眼看與榮智的感情距離越來越遠,課業與未來又前途茫茫,花紋頓覺人生無處靠岸。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可就在第二幕後半,情況又起變化。花紋開始相信金龍真的是活在 1999 年的骨灰級大學長,便向他追問應為同屆校友的父母情況,哪知她說出的父母名號竟讓金龍愣在當場──原來寒率口中那對人人稱羨的校園情侶雙親,正是恩成與寒率!這又把劇情扭到了另一個意外方向。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說實話,透過無線電進行跨越時空的交談、甚至進一步影響彼此的人生,《共感頻率》並非首先獨創。比舊版早一個月上映的好萊塢電影《黑洞頻率》(Frequency/2000)也採用了相似的橋段設定,而且顛覆(或說撕毀)因果律的過份程度,比起韓版更是激烈許多。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不過韓版故事勝在更貼近一般人的日常,主角們在校園中遇上的種種狀況和難題──愛情與友情、現實與夢想等等,似乎才是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得面對的問題。而金龍、花紋、寒率、榮智、恩成等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也更像是我們曾經度過的青春悲歡與成長疼痛。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共感頻率》處理結局的手法,可以說既苦澀又淒美,對一部小品愛情故事來說,幾乎到了超越人性、接近神性的層次,將近可以與玄幻喜劇《口白人生》(tranger than Fiction/2006)相提並論;不過限於劇情類型,徐導並沒有將其處理得那麼形而上,並且在最後很腳踏實地的來了一記回馬槍,把故事輕輕帶回校園愛情路線上。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整部電影把韓國大學的校園各個角落,拍攝得相當詩情畫意,搭配主角群在線顏值,隨便抓幾個畫面截圖,應該都可以直接當成桌布或畫報;特別是兩位小女生趙怡賢和金惠奫,白裡透紅的神顏簡直是美到不能再美。

圖片來源:車庫娛樂
如果想在年末假期找一部容易下嚥的小品愛情劇,還希望能看到一些不同以往的新奇變化,推薦帶著你的另一半(或是曖昧對象)手牽手進戲院,用這部《共感頻率》為你們的愛情加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