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鄭成華、金高銀、羅文姬《HERO》:烈士安重根音樂劇搬上大銀幕,震撼卻也惋惜

【影評】鄭成華、金高銀、羅文姬《HERO》:烈士安重根音樂劇搬上大銀幕,震撼卻也惋惜

WOW 編劃重點

以韓國烈士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為主軸的音樂劇《HERO》,耗時三年終將那份壯志豪情搬上大銀幕,鄭成華、金高銀、羅文姬等人用歌聲傾訴朝鮮的獨立決心。

以韓國烈士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為主軸的經典音樂劇《HERO》,因疫情影響耗時三年終將那份開啟朝鮮獨立的壯志豪情搬上大銀幕。

《HERO》宣傳海報

《HERO》改編自同名音樂劇並由執導《海雲台》、《國際市場:半世紀的諾言》的尹濟均導演睽違 8 年再度擔綱導演的新作,背景設定在 1907 年安重根放下家人組成義兵團對抗日軍開始,一路歷經朝鮮被日本佔領,到 2 年後在哈爾濱火車站刺殺首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這為國捐軀的精神也成為當時整個東亞地區獨立運動的號角。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以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拋家起義對抗日軍

《HERO》劇照

1905 年日本與朝鮮乙巳條約後,當時的朝鮮進入「日帝強佔期」,安重根(鄭成華 飾)為了阻止日本持續剝削朝鮮作為獨立國家的權利,投身義兵運動進行武裝抗日。劇中儘管安重根身處戰爭中,面對同袍企圖對日本戰俘處以私刑,仍不願放下作為人的根本道理便出面阻止。想不到此舉卻被日軍反咬一口,一時的決定也讓身旁的同袍戰死沙場,安重根不得不撤退回到海參威。

沈寂兩年於哈爾濱實現「大韓獨立」

《HERO》劇照

義兵戰敗過了兩年,安重根與禹德淳(趙在允 飾)、曹道先(裴正楠 飾)、劉東夏(李玹雨 飾)等人一同計劃刺殺伊藤博文的大業,儘管眾人即將面對莫大的危險,但劇中也穿插不少集會時的歡愉、示威逃逸時的匆忙,讓《HERO》即便嚴肅卻讓影廳內時不時出現些許的笑聲。

《HERO》劇照

實施計畫的期間,面對戰友被日本刑求而死,讓安重根一度懷疑祖國的意義究竟什麼,靈魂歌曲〈英雄〉的應聲響起,多年音樂劇經驗的鄭成華一開口,儘管是他國的史實也帶起了全場絲絲的哀愁,決心起義的悲壯與完美詮釋的高音衝擊著在場人的感官神經。

刺殺伊藤博文的篇幅較為匆促的帶過,看得出來導演更希望觀眾聚焦於人物透過歌聲傾訴內心的場面。


到底誰才是罪人

《HERO》劇照

安重根被捕後,審判上面對 8 成以上都是日本人的情況也絲毫不畏懼,透過〈誰才是罪人〉一曲,訴說伊藤博文的 15 條罪狀,鄭承華低沈的歌聲與演員們在身旁重複著「誰才是罪人」的呼喊,該曲目作為《HERO》的名場面帶出祖國滅亡的悲憤以及對日本最真實的控訴。

為國獻身,軍人本分

《HERO》劇照

如史實所示,安重根雖主張自己是以朝鮮義兵參謀中將的身份,對剝削朝鮮的伊藤博文發起軍事行動,但最後仍被日本法官判處極刑。得知消息的母親(羅文姬 飾)儘管悲痛,卻在沉思許久寫下給兒子最後的書信,信中寫道:

「你是為國家做正確之事後被判刑,所以不要卑賤救生,應當遵從大義而死,這才是對母親的孝道。」

伴隨著畫面響起的是歌曲〈親愛的兒子,多默〉,當中傾訴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哀愁,羅文姬泣不成聲卻富有情感的歌聲,為該場面更添真實感。

《HERO》劇照

作為《HERO》的最後一幕,身穿母親給予的純白韓服,安重根步入行刑現場,他人身在世的最後一段話,在音樂劇中化作〈男子漢〉這首歌,講述著希望上天能實現身為男子漢與朝鮮人民共同的獨立夢,自始至終信念不曾動搖的結束生命,也為整部作品畫下句點。

原汁原味還原,保留優點卻也暴露缺點

《HERO》劇照

《HERO》作為音樂劇電影在各個場面的塑造可圈可點,就像是將原作音樂劇直接放進影院,搭配華麗的造景與取景讓場面更顯真實。在凸顯音樂劇優點這點上,看得出導演下了很大的工夫,不過觀影過程中也能不時地感受到,為了忠實呈現音樂以及將名場面濃縮在一起,放棄了部分場面之間的連慣性,在電影製作上總會給人有些可惜的地方。

《HERO》金高銀 -〈我會記得您,皇后娘娘〉

不過在劇目的還原上還是相當精良,令人驚豔的除了音樂劇《英雄》的護國山神鄭成華之外,金高銀所飾演的朝鮮最後的宮女「雪熙」,將明成皇后在面前被殺的悲痛以及復仇的深刻決心都蘊含在歌曲之中。《HERO》更像是將音樂劇透過電影大眾化的產物,雖然相比原作有些許遺憾,卻會在觀眾心中種下喜愛音樂劇的第一顆種子。

執行編輯-- Lava
 

Recommend for you

延伸閱讀

Further Reading

Instagram

Instagram

Latest News

今日最新

Latest News
search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