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末到今年開春,jtbc 的金土劇時段可以說是超級大豐收。先是漫改復仇劇《財閥家的小兒子》掀起一股現象級風潮,成為話題熱度及收視數字雙贏的國民神劇;緊接著接檔的大女主職場劇《代理公司》又帶動女權意識和階級不公的議題,收視率也順利來到 11.959% 的二位數佳績。
Johnny Stimson〈Don’t Say〉《代理公司》OST pt.1
嚴肅題材向來是 jtbc 的強項,融合性別、階級、學歷、貧富等各種平權意識於劇情內的《代理公司》正好是這個平台最擅長操作的故事。新人編劇宋秀漢將過去任職廣告業界的親身經歷,化為生動鮮活的起伏劇情;經由資深導演李昌民的穩定掌鏡,以及李寶英、趙成夏、孫娜恩、韓俊宇、全惠璡等人的聯手演繹,帶給觀眾一部充滿高燃魅力的職場大戲。

圖片來源:jtbc
以下會嘗試從「性別」、「階級」、「學歷」、「貧富」這四個議題方向,為各位解析《代理公司》劇情內藏的主旨看點。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以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性別差異」是韓國職場普遍現象

圖片來源:jtbc
依據「韓國勞動社會研究所」在新冠疫情發生前、2019 年八月提出的報告,女性勞動者平均月薪為 202 萬韓圜(約合台幣 4.57 萬),男性則是 315 萬韓圜(約合台幣 7.13 萬);而排除約聘制/計時工、純計算正職員工薪資,女性員工平均月領 266 萬韓圜(約合台幣 6.02 萬),但男性可領到 369 萬韓圜(約合台幣 8.35 萬)。此外,月薪低於最低法定工資的女性非正職員工比例,居然占全體女性勞動者的50.8%。

圖片來源:jtbc
而在疫情略顯消退的現在,韓國前廿大企業上繳給國務院的營業報告書,顯示大企業中的男性員工薪資比起女性足足高出 50%;而中階以上主管的職位,女性比例僅佔 22%。整體計算,韓國的「性別工資差距」高達 34.6%,在 OECD 會員國中排名穩居不名譽的第一,落差極其嚴重。即便新政府三令五申,民營企業依舊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改善方案。

圖片來源:jtbc
《代理公司》藉由李寶英飾演的高雅仁明升暗貶,以及前輩金秀珍脫離大企業另謀出路等案例,明確點出性別待遇差異的問題。期盼包含 jtbc 本身,以及其母公司、韓國最大紙媒中央日報在內,都能以身作則率先解決職場上的性別差異問題。
無所不在的「階級不公」潛規則

圖片來源:jtbc
早前 MBC 的漫改劇《人生勝利組》,創作靈感就是來自韓國社會由來已久的「湯匙基準論」──以父母擁有的資產多寡,將青少年歸類為:金、銀、銅、土四種湯匙階級;最高的金湯匙是指家庭年收超過兩千萬韓圜(約合台幣 453 萬),而最低的土湯匙則是指年收不到兩千萬韓圜(約合台幣 45.3 萬)。

圖片來源:jtbc
這種階級劃分自古皆然,只是以往是用「兩班(貴族)」「中人(中產)」「常民(農工商)」以及「賤民(下等遊民)」來區分。而區分階層僅是第一步,根據階層的不同,孩子們在學校/補習班/課外社團等任何同儕團體內的待遇,也會有宛如種姓制度一般、涇渭分明的明顯差距。如同防彈少年團名曲〈鴉雀〉的歌詞:
『我這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老師啊,我是鴉雀的短腿,而你是黃鳥的長腿。』
將階級固化的陋習,以短腿麻雀和長腿鷂鷹的對比具象化,足以說明韓國社會根深蒂固的階級意識,幾乎已經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份。《代理公司》劇中眾人的階級分部也一目瞭然,孫娜恩飾演的財閥三代姜漢娜,因其金湯匙出身的背景,赴海外留學時出入豪奢且有專人照顧,回國後又能空降成為公司高管,對照其淺薄資歷、欠缺專業等設定,諷刺意味十足。
由來已久的「學歷歧視」風氣

圖片來源:jtbc
建國以來都以儒家文化為治學施政中心思想的韓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從上到下遍布在社會的每個角落。民調公司「韓國研究」在去年底曾發布一份關於教育意識及升學意願的民調,有 87% 的民眾曾經遇過高學歷歧視低學歷的經驗,另有 92% 經歷過名校歧視地方學校的不愉快。

圖片來源:jtbc
而另一份針對規模超過千人以上的企業人資主管業內調查,雖說表面上都回以「用人唯才」的冠冕堂皇,可實際採用、並給予正式聘僱的新人,仍有七成以上是畢業自「SKY」也就是首爾大、高麗大、延世大這三所頂尖大學。

圖片來源:jtbc
可事實上,每年投入就業市場的應屆畢業生,這三所大學(不分科系)僅佔一成不到;換言之,其餘九成以上來自二流或地方大學的社會新鮮人,只能爭取餘下約三成的就業機會。

圖片來源:jtbc
即便僥倖入職,接下來還必須面對社內競爭時的歧視。雅仁地方大學的出身,就硬是比不過鄭成夏飾演的崔昌秀高麗大的學歷;再加上「三緣間差」中的學緣,昌秀自然更容易受到位居高層的同校前輩青睞及禮遇。所幸雅仁總是能用實力說話,一再顛覆這些不成文內規。
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成為社會問題

圖片來源:jtbc
根據國務院統計廳在去年 12 月所發布的「2022年家庭金融福利調查」,顯示若按家庭資產規模由高到低分五級,每級各佔總家庭數的 20%;其中第一級家庭的平均資產為 16.55 億韓圜(約合台幣 3,700 萬),和最貧窮的第五檔級家庭平均資產 2,584 萬韓圜(約合台幣 58.5 萬)相比,差距足足有六十四倍,創下自 2012 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新高。

圖片來源:jtbc
另外,白領平均年薪來到 4,024 萬韓圜(約合台幣 91 萬),而年薪超過 1 億韓圜(約合台幣 226.4 萬)的人數首次突破 100 萬人,兩者均為歷年新高;可相對於此。貧困人口數仍持續增加──屆齡退休(66 歲以上)人口的相對貧困率(低於全國國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數)達 40.4%,成為 OECD 成員國中的不名譽第一。

圖片來源:jtbc
愈發加劇的社會 M 型化,代表著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底層百姓想藉由教育和就業/創業來獲取向上翻轉階層的機率越來越低,甚至連一般民生所需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消費,都出現階級化傾向。以上現象在《代理公司》劇情中更是隨處可見,完全就是映照著社會日常。

圖片來源:jtbc
過去韓流文化之所以能席捲亞洲、甚至風靡全球,韓劇中的精緻服化道和優美場景,以及夢幻般的俊男美女甜寵虐戀劇情,無疑是其中致勝關鍵。但表面上的富麗堂皇,掀開後卻仍有更多不堪聞問的不公不義;雖說遠在韓國的社會現況,不一定和我們這些追劇的吃瓜群眾有關,但鑑往知今、以鄰為鏡,類似的社會問題在我們這邊其實隱隱相仿。韓國主創打算藉《代理公司》振聾發聵的用意不言自明,就不知道哪一天我們的影視行業,也能製作出這麼一部寓教於樂的優質戲劇?
〈告訴我 Talk To Me〉 鮮于貞娥《代理公司》OST p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