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火線交涉》黃晸珉x玄彬:卡司強大、戲劇張力十足,但少了點什麼?

【影評】《火線交涉》黃晸珉x玄彬:卡司強大、戲劇張力十足,但少了點什麼?

WOW 編劃重點

由黃晸珉、玄彬主演的電影《火線交涉》以發生在韓國宣教士遭塔利班武裝分子脅持的真實事件為藍本,在事實基礎上添加了不少展開與想像,重新構築談判折衝過程。

改編自真實危機事件的電影,儘管始末早已為人知悉,但如果能拿捏好劇情的節奏起伏,依舊能帶給觀眾足夠的張力刺激。繼《逃出摩加迪休》之後,又有一部韓國電影抓準韓國人在海外遭遇劫難的題材,也就是今天要推薦的《火線交涉》。

《火線交涉》電影預告

《火線交涉》(교섭/The Point Men)是以發生在 2007 年,一群韓國宣教士在阿富汗北部遭塔利班武裝分子脅持的真實事件為藍本。編劇安永洙在事實基礎上,添加了不少展開與想像,重新構築耗時四十三天的談判折衝過程。導演則是曾執導《對不起,謝謝你》和《威基基兄弟》等片的林順禮。

《火線交涉》海報

主要卡司有:飾演韓國外交部中亞組室長「鄭宰浩」的,是青龍、大鐘雙料影帝黃晸珉;與宰浩合作進行談判工作的國情院要員「朴大植」,是才剛喜獲麟兒的玄彬;協助兩人的當地韓裔通譯「卡姆希/李奉漢」,則是《非常律師禹英禑》中的暖心上司姜其永。其他助陣演員還有:全晟佑、朴亨洙、安昌煥、鄭載成、權赫、鄭允荷、崔芝妍等人。

《火線交涉》海報

本片共投入約一百七十億韓圜(約合台幣三點八億)製作預算,並且遠赴約旦拍攝外景。今年 1 月 18 日於韓國上映後蟬聯雙週票房冠軍,截至 2 月 3 日已累計超過一百四十萬觀影人次,有望成為今年首部達成損益平衡的國產片。

《火線交涉》海報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以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火線交涉》角色版預告

電影開場就單刀直入,立馬上演塔利班民兵全副武裝攔車,將韓國宣教團隊全數綁走後,還不忘燒掉他們原本搭乘的巴士。人質危機就在巴士的爆炸火光中,正式揭開序幕。

《火線交涉》劇照

隨後的劇情短暫區分為兩線,一邊是外交部這頭,宰浩正和組員們忙進忙出,試圖以手邊有限的資訊進行危機控管,並試圖與阿富汗親美政權建立聯繫,尋求以外交途徑解放人質的可能。另一邊則是國情院路線,駐派當地的聯絡員找上大植,把他視為解決事件的第二渠道,以備不時之需。

《火線交涉》劇照

林導透過幾場快速對剪的場次,很快就讓觀眾進入狀況:塔利班視人命如草芥,人質危在旦夕;外交部缺乏危機意識,談判管道緩不濟急;國情院人手不足,也無法在檯面上公開交涉。有了這些大前提,接下來聚焦到兩位主角身上的細節張力就齊備了。

果不其然,一開始就不對盤的宰浩、大植,根本無法有效的截長補短。在綁匪首次劃下的廿四小時死線之前,宰浩被阿富汗外交部狠狠擺了一道,還在喀布爾市區經歷了自殺炸彈攻擊的震撼教育;一直被閒置在外圍的大植耐不住性子,找來奉漢擔任嚮導,直闖當地部落尋求酋長會議的協助。

《火線交涉》劇照

巧的是,宰浩的心思居然和大植不謀而合,兩方都來到同一個部落。經過一晚的交涉,危機終於贏來曙光,綁匪同意無條件釋放韓國人質,不要求交換獄中的塔利班成員。但如果事情就這樣落幕,整部片哪需要一百零八分鐘的長度?這次是韓國新聞媒體闖的禍,大喇喇地在直播節目中公開了人質都是基督教宣教士的身分,不但導致剛到手的協議功敗垂成,一名男性人質還被殺害棄屍以儆效尤。

《火線交涉》劇照

出現犧牲者加深了韓方的談判壓力,從上到下更加緊鑼密鼓地尋求各種管道,試圖了解綁匪的真正目的和索求。但越是急迫越容易出錯,差點平擺損失兩百萬美元的外交經費不說,真正的綁匪還在電話直播中處決了第二名人質。雖然宰浩和大植終於建立起互相賴的革命情感,但面對關閉溝通管道的綁匪,完美解決危機的可能性已經趨近於零。

《火線交涉》劇照

 

※以下內容可能透露結局,未看完全片前請謹慎閱覽

 

由於真實經過仍有很大一部份塵封在官方的機密檔案庫,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劇情幾乎有一半以上都是編劇自行推敲出的想像;不過呢,這也正是記者出身的安編最擅長的部份。儘管事件已經落幕超過十五年,韓國政府至今仍不願承認曾交付贖金給恐怖份子。而安編則是從外交部的年度預算書、事件的結案報告、以及疑似綁匪首領的事後訪談,旁敲側擊加上組合拼湊得出了一個結論:政府付出的贖金,至少在兩千萬美元之譜。

《火線交涉》劇照

可能有不少人會產生一個疑惑:為什麼會有宣教士甘願冒著生命風險,去到一個偏遠荒蕪又充滿敵意的地方?對不在基督信仰內的人來說,這真是一種荒謬至極又不負責任的舉動。但對懷抱使命的宣教人來說,「門徒萬民」本來就是耶穌基督留給所有基督徒的使命,而效法基督、以及初代教會的使徒們為我們捨命的樣式,正是這個信仰的立足根基。

《火線交涉》劇照

說回電影本身,雖然預告片剪得危機四伏氣勢磅礡,但如果你預想是一部韓版的《即刻救援》或《戰狼》之類的個人英雄主義動作片,那還真的會大失所望。整部電影中能催動腎上腺素的動作武戲,算起來只有第二幕中段、玄彬為了追回被騙走的兩百萬美元贖金的那場飛車追逐。至於關乎成敗的那場談判,在已知結局的前提下,震耳欲聾的炮火反而有點干擾。

《火線交涉》海報

其餘大部分的篇幅,都是花在以宰浩為代表的韓國官方,如何頂著國內的媒體輿情和民間聲浪,周旋在阿富汗政府、美軍、以及塔利班綁匪之間的來回斡旋,也就是原文片名「교섭/交涉」的含義。英文片名「The Point Men」更是語帶雙關,繼點出了宰浩與大植在談判過程中的關鍵(Point)地位,還暗藏兩人忘生捨命親赴前線(Point)的艱險。

《火線交涉》海報

如果真要說本片缺了什麼,可能就是缺少了人質方的觀點(Point)。不過身為當事人的韓國首爾盆唐泉水教會,在危機事件中損失了主任牧師和長老執事而逐漸式微;雖然有部分會眾在事後接受媒體專訪、甚至有人出版了回憶錄,但提供的都是修飾美化過後的零碎片段,不足以拼湊出事件全貌和真正動機。這大概也是安編不得不捨棄人質方的觀點,專注在第一渠道的宰浩、以及第二渠道的大植身上,最主要的理由吧。

《火線交涉》海報

電影在給出幾近完美的皆大歡喜結局後,又在片尾預告了另一件人質危機--韓國遠洋漁船在亞丁灣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事件。雖然暫不明瞭這是否為主創想發暫續集的伏筆,不過相關的真實事件是集中在 2006 年前後,其實比本片事件的時間點更早。但先不論時序問題,韓國政府的外交實力在東亞領域以外,特別是中亞、非洲一帶相形弱小,如果往後還想拍攝類似題材,編劇們可能得培養出更多大開腦洞的奇想才行。

Recommend for you

延伸閱讀

Further Reading

Latest News

今日最新

Latest News
search
10%